好医汇

手机版
手机版
用户中心

按医院_网上预约挂号_民福康_好医汇

首页按医院
刘旭盛
刘旭盛 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整形科
擅长: 研究方向:吸入性损伤,烧伤后多脏器功能衰竭,创面难愈机制与促愈措施和机理探讨。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1979.9 ~ 1984.7 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 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4.9 ~ 1887.7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1987.9 ~ 1991.12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1998.7 ~ 1999.7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医学院外科进修 WHO进修生 1984.7 ~ 1991.1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 住院医师,助教 1991.12~ 1994.1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 主治医师,讲师 1994.12~ 2000.8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1995.12~ 2006.2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 硕士生导师 2000.9 ~ 2006.2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 教授,主任医师 2001.12~ 2006.2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 博士生导师 2006.3 ~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2013.10.18~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五党支部 支部书记 社会兼职: 广东省医学会烧伤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全国烧伤学会 常务委员 2014年10月起 中国康复医学会烧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2014年10月起 中国医师协会烧伤外科医师分会前任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烧伤分会前任副主任委员 论著: 1. 粒细胞NADPH氧化酶在犬烟雾吸入伤中的变化及意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1;13(4):357~359 2. 严重烧伤后一些递质与内脏功能损害关系的探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2;14(1):98~99 3. The role of toxic oxygen metabolites of neutrophil in canine smoke inhalation injury. Annals of The Mediterranean Burns Club. 1993;6(3):193~198 4.严重烧伤后某些细胞因子与内脏功能损害的关系 中华医学杂志 1993;73 (9):538~540 5.严重烧伤病人血清TNF活性变化及其意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3;15(2):113~118 6.严重烧伤后MOF病人内脏组织PGE2定量及意义 中华创伤杂志 1994; 10(1):9 7.严重烧伤后血清纤维连接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4;16(3):216~218 8.The significance of changes of serum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activity in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Burns. 1994; 20(1):40~44 9.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ange of blood monocytic interleukin-1 production in vitro in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Burns 1994; 20(4): 302~306 10. 烧伤患者急性期反应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1994;6(6):350~354 11. 严重烧伤病人血浆PGE2 含量的变化及意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5; 17(1):41~44 12.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and monocytic in vitro production of interleukin-1(IL-1) and internal organ dysfunction in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Burns . 1995; 21(1):29~33 13. 细胞因子在严重烧伤病人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中国基层医学,1996; 3 (4):233~234 14. 烧伤病人应用舒普深临床观察, 见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辑部,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编:舒普深外科临床应用征文专辑,1996年9月,pp.39~42 15.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anges of serum fibronectin in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Burns. 1996;22(4):295~297 16.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alterations of plasma PGE2 in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Burns. 1996;22(4):298~302 17.严重烧伤病人血液单核细胞体外产生白细胞介素--1量的变化及 临床意义,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1997;9(12):727~730 18.治愈一例重度吸入伤伴脑水肿深度昏迷的烧伤患者,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1999;2(4): 289 19.使用渗透压泵以Caerulein(蛙皮素)诱导大鼠急性轻度水肿性胰腺炎模型,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 Apr; 22(4):345~348 20.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osmotic pumps in caerulein-induced pancreatitis in Wistar rats. J Med Coll PLA , 2000; 15(2): 8~90 21. 36例瓦斯爆炸伤临床小结 中华烧伤杂志 2000;16(6):360~361 22. 烧伤创面处理方法的改进与提高治愈率的关系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22(12):1197~1200 23. 烧伤感染患者应用舒普深的临床观察 中华烧伤杂志 2001;17(2):122 24. A brief clinical review of the treatment of 36 cases of burn patients injured by gas explosion. Annals of Burns and Fire Disasters 2001; 14(2):64~68 25. Effect of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 HoxB2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primary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Chinese J. Traumatology (English Edition) 2002; 5(1) :12~15 26. 烧伤休克研究进展 最新医学进展 2002年 p155—159 27. 超比例腹部带蒂皮瓣延迟修复右腕部电击伤一例 中华烧伤杂志 2003;19(3):144 28. 100例严重烧伤死亡病例分析 中国医师杂志 2003;5(11):1468—1470 29. 同源盒B2基因在内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内皮细胞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华烧伤杂志 2004;20(5):287~291 30. Increase of the cure rate of burn patients by improving burn wound management methods Annals of Burns and Fire Disasters 2005; 18(1):11~15 31. 特重度烧伤伴多种并发症一例 中华烧伤杂志 2005;Dec. 21(6): 470~471 32.The influence of homeobox B2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 vitro cultured primary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BRITISH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2008; 65(1):22~27. 33.立足南国传承发展 中华烧伤杂志 2008; 24(学科建设增刊):52 34. 慢性创面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 2013;8(6):8-12 教学文章: 1.七年制专业医学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 医学教育研究 2000;13(2):62-63 译文: 1.饮酒和吸毒者烧伤后治疗时间更长且并发症更多 《国外医学》 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1993年2月,14(1):50 综述: 1.一些炎症细胞和递质在MO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急救医学 1993;13(5):52—56 2.肿瘤坏死因子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 1994;6(5):46--50 3.血栓调节蛋白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创伤外科杂志 1999;1(3):184—186 4.血栓调节蛋白与炎症反应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2000;6月 12(6):375—377 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 1.艾深海,刘旭盛,桡动脉皮支筋膜皮瓣修复腕部电击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6;18(2):149 2. 张晓启, 刘旭盛, 赵雄飞 同源盒基因对内皮细胞的调控作用 国外医学 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2000; 21(4):226—228 3. 王勇,刘旭盛,夏忠锐,小儿重度烧伤创面真菌侵袭性感染25例的治疗体会 四川医学 2001;April. 22(4):359 4. 张晓启, 刘旭盛, 刘亮 同源盒基因B2反义寡核苷酸对内皮细胞的影响 中华烧伤杂志 2001;17(6):348--350 5. 张晓启, 刘旭盛 血管生成与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医师进修杂志 2001;24(11):52—54 6. 张晓启, 刘旭盛, 同源盒基因和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中国癌症杂志 2001;11(6):558—561 7. Fusheng Shi, Liu Xusheng,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role of cellular apoptosis ans its mechanism in pulmonary injury in scalded rats Annals of Burns and Fire Disasters 2002; 15(1):32--37 8. 张晓启, 刘旭盛,B2同源盒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中华创伤杂志 2002;18(1):47—48. 9.张晓启, 刘旭盛, 同源盒基因与血管生成 重庆医学 2002; 31(3):234—236 10. 张晓启, 刘旭盛, 等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内皮细胞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2; June, 22 (3): 178--180 11. 张晓启,刘旭盛, HOXB2反义寡核苷酸对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中华医学杂志 2002, July, 82 (13):907—910 12. 何云帮,刘旭盛,王庆明,赵忠诚 治疗烧伤合并多处骨折一例体会 青海医药杂志 2002; 32(12):35 13. 明佳, 刘旭盛, 罗向东. Smads蛋白家族与TGF-β的细胞内信号转导 国外医学 分子生物学分册. 2003年3月 25(2) :89---93 14. 陈建,刘旭盛,张雅萍,黄跃生,彭毅志,彭代智,颜洪,黄贤惠 大面积烧伤病人细菌感染及耐药分析 中国医师杂志 2003;5(10):1356—1358 15. 明佳, 刘旭盛,刘亮,徐辉,冉新泽,程天民 离子辐射和巨噬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中国医师杂志 2003;5(11):1456—1459 16. 刘亮, 刘旭盛,张晓启,明佳,徐辉,程天民 活化巨噬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性状和VEGF受体,整合素ανβ3表达的影响 中国医师杂志 2003;5(11):1461—1463 张永生,刘旭盛, 王逸涛 微粒皮移植手术方法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中华烧伤杂志 2004; 20(1):5 (通讯作者) 17. 明佳,刘旭盛,刘亮,徐辉,冉新泽,程天民 内毒素对人巨噬细胞系U937生物学性状和生长因子分泌能力的影响 中华烧伤杂志 2004; 20(2):92—94 18. 刘亮,刘旭盛 巨噬细胞在创伤愈合血管生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华烧伤杂志 2004; 20(4):249—251 19. 罗中华,刘旭盛,彭代智,刘敬,周新,黄跃生 三七皂甙对烫伤小鼠白细胞介导的防御系统功能的调理作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 27(3):203—205(通讯作者) 20.刘亮,张晓启,刘旭盛,明佳,徐辉,程天民 巨噬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周期和VEGF受体、HOXB2mRNA表达的影响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4;29(7):617—619(通讯作者) 21. 刘亮,刘畅,张晓启,明佳,刘旭盛,徐辉,程天民 巨噬细胞对内皮细胞同源盒B2基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及整合素ανβ3表达的影响 中华烧伤杂志 2005;21(3):199—202 (通讯作者) 22.郑霁,刘旭盛,黄跃生,柳春雨 FE复合酶防治烧伤后期肉芽创面感染的临床观察 中华烧伤杂志 2006;22(1):26---28(通讯作者) 23. 李金玺,刘旭盛,唐辉,周新,黄跃生 部分创面外用抗菌药物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2,表皮生长因子,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华烧伤杂志 2006;22(1):33---37(通讯作者) 24. 李金玺,刘旭盛,唐辉,周新,黄跃生 抗生素与bFGF, EGF, rhGH对人体外培养Hacat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 28(14):1502—1505 (通讯作者) 25. 唐辉,刘旭盛, 梁晚益,李金玺,张小蓉,黄跃生 内皮抑素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特性的影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 28(9):883--885 (通讯作者) 26. 张晓启,刘爽,王振国,刘旭盛 放射损伤对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 响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6;26(1):61--62 27. 高维东, 刘旭盛, 韩行,韩玉国,余继超 浸浴结合人工生物敷料和重组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治疗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观察 中华烧伤杂志 2007;23(1):40--42(通讯作者) 28. 余继超,彭文要,陈柏秋,陈国宝,刘旭盛 结合应用皮耐克修复手部热压伤病例分析 (J/CD)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 电子版, 2008; 3(4):454—457 (通讯作者) 29. 余继超,刘旭盛,彭文要,陈柏秋,刘冰峰,邱加崇 人工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修复手部热压伤22例。中华烧伤杂志 2010;Aug. 26(4): 283—284 (通讯作者) 30薛亮,刘旭盛 巨噬细胞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中华烧伤杂志 2013;Feb. 29(1):62—64 (通讯作者) 31. Liang Xue, Ying-Bin Xu, Ju-Lin Xie, Jin-Ming Tang, Bin Shu, Lei Chen, Shao-Hai Qi, Xu-Sheng Liu Effects of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burn injury healing in a mouse model. Int J Clin Exp Pathol 2013; 6(7):1327—1336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32. 薛亮,徐盈斌,谢举临,唐锦明,舒斌,陈蕾,祁少海,刘旭盛;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烧伤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华烧伤杂志 2014; 30(3):290 (通讯作者)(海外发表论文选读) 33. Peng-Fei Cao, Ying-Bin Xu, Jin-Ming Tang, Rong-Hua Yang, Xu-sheng Liu, HOXA9 regulages angiogenesis in human hypertrophic scars : induction of VEGF sevretion by epidermal stem cells. Int J Clin Exp Pathol 2014; 7(6):2998—3007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Xu-sheng) 34. Zhongyang Liu, Yingbin Xu, Lei Chen, Julin Xie, Jinming Tang, Jingling Zhao, Bin Shu, Shaohai Qi, Jian Chen, Guangping Liang, Gaoxing Luo, Jun Wu, Weifeng He, Xusheng Liu. Dendritic epidermal T cells facilitate wound healing in diabetic mice. Am J Transl Res; 2016; 8(5): 2375—2384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Xu-sheng) 35. Zhongyang Liu, Yingbin Xu, Xiaorong Zhang, Guangping Liang, Lei Chen, Julin Xie, Jinming Tang, Jingling Zhao, Bin Shu, Shaohai Qi, Jian Chen, Gaoxing Luo, Jun Wu, Weifeng He, Xusheng Liu. Defects in dermal Vγ4γδT cells result in delayed wound healing in diabetic mice. Am J Transl Res; 2016; 8(6): 2667—2680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Xu-sheng) 第三作者发表文章: 1. 大鼠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89;11(5):378--380 2. 盲肠绒毛状腺瘤癌变伴急性阑尾炎发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4; 16(2):84 3. Serial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in severe burns. Burns 1998 ; 24 : 706—716 3. Experience with the treatment of post-burn dilutional hyponatraemia associated with cerebral oedema in the shock stage in scalded children ---report on four cases. Ann. Medit. Burns Club. 1995;8(2):76--77 4. GLENN FARRANT , MB CHB, FIKRI M. ABU-ZIDAN, MD, PHD, FRCS, XUSHENG LIU, MD, PHD, L. JONATHAN ZWI, BSC MB BCH, PHD, FRCPA, and JOHN A. WINDSOR, BSC, MB CHB MD, FRACS, FACS Caerulein-induced pancreatitis in Wistar rats. A Contemporary Topics in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2000, July. 39(4):36—39 5. 黄跃生,彭毅志,刘旭盛,罗奇志 5378例烧伤病例分析 中国医师杂志 2003; 5(10)1345—1347 6. 卞徽宁,谢举临,利天增,祁少海,徐盈斌,刘旭盛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FN合成的调控作用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08;17(1):6—8 7. Lei Chen, Yingbin Xu, Jingling Zhao, Zhaoqiang Zhang, Ronghua Yang, Julin Xie, Xusheng Liu, Shaohai Qi. Conditioned Medium from Hypoxic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Enhances Wound Healing in Mice. PLOS ONE 2014 April. 9(4):e96161(1—12) 专著: 1.第一章:现场急救,入院与抗休克,见仲剑平主编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 常规,第十八篇,烧伤及冻伤常规” 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年8月 第四版,pp.1289~1295 2.第九章,小儿烧伤,见王正国总主编“创伤医学丛书”,杨宗城主编 “烧伤”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pp. 130~151 3. 第四章 烧伤创面处理 见 黄跃生 主编 名院名医烧伤科特色治疗技术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年7月第一版 pp 65~98 4. 第九章 烧伤复合伤 见 黄跃生 主编 名院名医烧伤科特色治疗技术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年7月第一版 pp277~296 5. 第十七章 小儿及老年烧伤 见 杨宗城主编 烧伤治疗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1月第3版, pp391~411 6. 参编 烧伤创面处理图谱 胡嘉念 主编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年9月 第一版 7. 参编 第十三章 烧伤复合伤 见 孙永华主编 烧伤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年2月第一版 PP259~274 8. 参编 见 汪仕良 邓诗琳主编 烧伤代谢营养学 河北科技出版社 2009年11月 第一版 pp321~346 9. 参编 第十七章 烧伤复合伤 见 黄跃生 主编 烧伤外科学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年,第一版;pp451~469 10. 参编,翻译(唐锦明,刘旭盛) 第18章 表皮中HOX同源盒结构域蛋白和基因转录物的分析 见彭代智 主译 表皮细胞实验指南 科学出版社 2010年7月,第一版; pp 157~170 (原著: Epidermal cells: methods and protocols, edited by Kursad Turksen)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 担任科主任以来科室先后获得: 卫生部烧伤专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共十家单位) 国家核辐射防护防治华南基地建设单位 卫生部烧伤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烧伤专业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烧伤专业国家级临床药理研究机构、 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专科医生培训基地 广东省烧伤与伤口精准诊治关键技术与系列产品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卫生部重点专项烧伤专业课题 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广东省自然基金及科技计划项目等 个人参与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奖 1. 1992年7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四作者) 题目: 细胞因素在烟雾吸入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实验治疗 2. 1997年9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三作者), 题目:烧伤早期脏器损害及血管内皮细胞在其发病中的关键作用 3. 2001年1月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七作者) 题目:血管内皮细胞在烧伤早期脏器损害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4. 2001年10月 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第八作者) 题目:严重烧伤早期损害的救治研究 5. 2002年2月获军队医疗成果贰等奖1项 (第五作者) 题目: 严重烧伤病人营养代谢与特殊原因烧伤临床护理的研究 6.2005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五作者) 题目:烧伤救治新技术研究 7. 1993年四月获全军医药卫生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1项(第一作者) 题目:严重烧伤后某些细胞因子与内脏功能损害的关系探讨 8.1996年10月获抗生素临床应用优秀论文三等奖1项(第一作者), 题目:烧伤病人应用舒普深临床观察 9.2000年10月获“纪念重庆市医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优秀医学论文二等奖”1项(第一作者) 题目: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and monocytic in vitro production of interleukin-1(IL-1) and internal organ dysfunction in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10.2000年10月获“纪念重庆市医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优秀医学论文三等奖”2项(第一作者) 题目:1).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ange of blood monocytic interleukin-1 production in vitro in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2).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alterations of plasma PGE2 in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预约挂号
上一页17891011121317下一页
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协议
一、总则

1.1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权和运营权归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1.2 用户在注册之前,应当仔细阅读本协议,并同意遵守本协议后方可成为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则用户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间自动形成协议关系,用户应当受本协议的约束。用户在使用特殊的服务或产品时,应当同意接受相关协议后方能使用。

1.3 本协议则可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随时更新,用户应当及时关注并同意本站不承担通知义务。本站的通知、公告、声明或其它类似内容是本协议的一部分。

二、服务内容

2.1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内容由本站根据实际情况提供。

2.2 本站仅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除此之外与相关网络服务有关的设备(如个人电脑、手机、及其他与接入互联网或移动网有关的装置)及所需的费用(如为接入互联网而支付的电话费及上网费、为使用移动网而支付的手机费)均应由用户自行负担。

三、用户帐号

3.1经本站注册系统完成注册程序并通过身份认证的用户即成为正式用户,可以获得本站规定用户所应享有的一切权限;未经认证仅享有本站规定的部分会员权限。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权对会员的权限设计进行变更。

3.2 用户只能按照注册要求使用真实姓名,及身份证号注册。用户有义务保证密码和帐号的安全,用户利用该密码和帐号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由用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用户发现帐号遭到未授权的使用或发生其他任何安全问题,应立即修改帐号密码并妥善保管,如有必要,请通知本站。因黑客行为或用户的保管疏忽导致帐号非法使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四、使用规则

4.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有关计算机互联网规定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法规、实施办法。

4.2 用户对其自行发表、上传或传送的内容负全部责任,所有用户不得在本站任何页面发布、转载、传送含有下列内容之一的信息,否则本站有权自行处理并不通知用户:

(1)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泄漏国家机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

(10)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11)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4.3用户承诺对其发表或者上传于本站的所有信息(即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电影、表演和录音录像制品和电脑程序等)均享有完整的知识产权,或者已经得到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授权;如用户违反本条规定造成本站被第三人索赔的,用户应全额补偿本站一切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各种赔偿费、诉讼代理费及为此支出的其它合理费用);

4.4 当第三方认为用户发表或者上传于本站的信息侵犯其权利,并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或者相关法律规定向本站发送权利通知书时,用户同意本站可以自行判断决定删除涉嫌侵权信息,除非用户提交书面证据材料排除侵权的可能性,本站将不会自动恢复上述删除的信息;

(1)不得为任何非法目的而使用网络服务系统;

(2)遵守所有与网络服务有关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

(3)不得利用本站进行任何可能对互联网的正常运转造成不利影响的行为;

(4)不得利用本站进行任何不利于本站的行为。

4.5如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时违反上述任何规定,本站有权要求用户改正或直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用户张贴的内容、暂停或终止用户使用网络服务的权利)以减轻用户不当行为而造成的影响。

五、隐私保护

5.1本站不对外公开或向第三方提供单个用户的注册资料及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时存储在本站的非公开内容,但下列情况除外:

(1)事先获得用户的明确授权;

(2)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3)按照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

(4)为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5.2本站可能会与第三方合作向用户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在此情况下,如该第三方同意承担与本站同等的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则本站有权将用户的注册资料等提供给该第三方。

5.3 在不透露单个用户隐私资料的前提下,本站有权对整个用户数据库进行分析并对用户数据库进行商业上的利用。

六、版权声明

6.1本站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归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或与作者共同享有,未经本站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6.2 本站特有的标识、版面设计、编排方式等版权均属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未经本站许可,不得任意复制或转载。

6.3 使用本站的任何内容均应注明“来源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署上作者姓名,按法律规定需要支付稿酬的,应当通知本站及作者及支付稿酬,并独立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6.4由于本站付有作者相应稿酬,凡在后台生成的有效文章不可删除,版权归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6.5 本站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6.6 恶意转载本站内容的,本站保留将其诉诸法律的权利。

七、责任声明

7.1用户明确同意其使用本站网络服务所存在的风险及一切后果将完全由用户本人承担,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7.2 本站无法保证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网络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

7.3 本站不保证为方便用户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等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站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7.4 对于因不可抗力或本站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网络服务中断或其它缺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将尽力减少因此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7.5 对于站向用户提供的下列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缺陷本身及其引发的任何损失,本站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1)本站向用户免费提供的各项网络服务;

(2)本站向用户赠送的任何产品或者服务。

7.6本站有权于任何时间暂时或永久修改或终止本服务(或其任何部分),而无论其通知与否,本站对用户和任何第三人均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八、附则

8.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8.2 如本协议中的任何条款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协议的其余条款仍应有效并且有约束力。

8.3 本协议解释权及修订权归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