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汇

手机版
手机版
用户中心

按医院_网上预约挂号_民福康_好医汇

首页按医院
唐文秀
唐文秀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
擅长: 唐文秀,女,主任医师,汉族,1940年出生于江苏泰兴市,主治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肿瘤;脾胃病、消化不良、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和妇女痛经、带下等疾病。 近四十年来,跟随著著名中医专家段风舞、桂清长期一起 临床与研究,对治疗各种肿瘤及其放、化疗毒副反应积累了丰富、确有疗效的科研、临床经验。并善于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内科常见疾病,对脾胃病疾(消化系统疾病)尤为擅长。对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弱智;妇女带下、痛经、月经不调等疾病疗效。亦佳。与老一辈一起承担多项国家攻关课题,曾数次获奖。 1961年9月至1966年7月在南京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70年12月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工作;1981年10月晋升为主治医师,1994年11月晋升为主任医师;参加了攻关课题“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剂治疗肺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药系列方治疗肺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健脾益肾冲剂合并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复方天仙丸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肺瘤平膏在肺癌化疗中的作用之临床与实验研究”;“猪苓多糖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等课题。参加编写《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常见肿瘤诊治指南》,《中医诊疗常规》等书。 经过多年的肿瘤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她认为正气虚损是肿瘤发病的内在因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因此,治疗时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重视整体性,加强内环境的调节,对晚期肿瘤患者均能起到减轻生存期间的痛苦,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调节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并对晚期肿瘤患者的病灶有缓解和延缓发展的作用,使生存期得到不同程度的延长。配合适当的放、化疗,其中部分晚期肿瘤患者能达到临床治愈。中医药对晚期肿瘤,尤其是失去手术、放疗、化疗机会的患者是一种较好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预约挂号
林飞
林飞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
擅长: 林飞,副主任医师,肿瘤科支部书记,在读博士生,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主任朴炳奎教授学术继承人,长期从事中西医肿瘤临床与研究。现任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分委员会副秘书长。临床工作之余,潜心研读中医经典及名家著作、医案,对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秉承朴老的学术思想,始终把“扶正培本”的理念贯穿在对患者的全部治疗中。对于早期肿瘤患者术后着重调整病人的体质,对于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把重点放在放化疗前进行体质的调节,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对于中晚期患者针对不同的侧面进行中医药干预:对于放化疗的患者进行中医药增效减毒治疗,对于不能放化疗的患者改善症状,延长了生存期。在遣方用药方面,经方与时方并用,积累并总结了一些高效方、经验方,临床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曾先后发表国家级论文十余篇,著作三部,参与了“十五”“十一五”重大攻关课题的研究,主持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科研基金课题一项,并作为第二负责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络活血虫类中药通过mTOR信号通络对乏氧环境肺癌转移的干预作用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预约挂号
侯炜
侯炜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
擅长: 侯炜,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国家临床(中医肿瘤)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肿瘤重点专科负责人,北京市远程会诊中心(中医肿瘤)负责人。目前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委员等职。承担和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提出“养阴清肺活血法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清热解毒法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等恶性肿瘤放射性损伤的中医辨治体系;创立“中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体系” 证实中医药能够有效地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转移率;研究中医药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方案对于维持治疗阶段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验证了中医药治疗手段疗效不劣于现代医学维持治疗。组织专家编写《肺癌(非小细胞型)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中成药治疗癌因性疲乏临床应用指南》。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项,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获得北京市首都名中医、第二届首都群众喜爱的青年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年名中医称号。
预约挂号
李杰
李杰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
擅长: 李杰,男,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 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 1994-1997年师从我国的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朴炳奎、孙桂芝主任医师攻读中西医结合肿瘤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9-2002年师从孙桂芝主任医师攻读中西医结合肿瘤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2007-2008年赴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与广安门医院中医药治疗肿瘤联合培养博士后 从1997年研究生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和工作,在认真学习和领会导师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恶性肿瘤临床经验的基础上, 善于汲取现代医学新研究进展,在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肺癌, 乳腺癌等方面,积累了经验,尤其对于减轻放化疗后的毒和术后防治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大程度延长生存期具有心得,临床上取得了较好。 工作: 注重中医药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发展成果相结合,选择机体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凋亡为切入点,较早提出了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优势在于多靶点。针对防治肿瘤转移这一临床难题,率先开展了益气活血不同配伍的中医治则对肿瘤转移的干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自2002年作为课题副组长协助导师孙桂芝主任医师申报并中标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课题一项,并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完成了国家十五中医肿瘤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疾病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示范研究课题的申报并中标。 2004年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培养A类计划。 2006年担任课题负责人中标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一项, 2007年1月-2008年12月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我国科技部的资助,作为中美两国联合培养的第一个专门进行中医药防治肿瘤研究的博士后被广安门医院派往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分子免疫调节实验室进行联合培养。在美国分子免疫学专家Dr. Joost J Oppenheim的指导下开展了中药对乳腺癌荷瘤机体免疫调节作用及细胞分子机制研究,研究论文荣获美国癌症研究所2008年度博士后论文优胜奖。 2008年底学成回国,除了开展常见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每周二上午还开展了胃癌癌前病变的胃镜诊断及中医干预治疗,把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运用到消化系统肿瘤癌前病变的诊治上。 目前坚持肿瘤中医治疗以 ;扶正培本;为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学术思想,从来源机体的免疫抑制细胞作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扶正中药防治肿瘤复发转移,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的循证医学和细胞分子免疫调节的机制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荣获2007-200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 近年来先后在;中国肿瘤临床、中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杂志、中国肿瘤、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等杂志发表文章20余篇,在;健康时报; 发表肿瘤相关的科普文章18篇。主编《肿瘤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医防治肿瘤丛书—中医防治头颈及骨软组织肿瘤》等丛书。目前兼任《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执行编委,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鲜药学术委员。 以人为本,大程度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使更多的肿瘤患者受益于传统中医药的诊治,是我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多年来的大追求。
预约挂号
孙桂芝
孙桂芝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
擅长: 孙桂芝,女,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64年山东医科大学毕业后又参加了全国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嗣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从事中医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 社会兼职:国际癌病康复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北京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肿瘤专业学会北京分会委员、全国中医药中医康复学会理事等兼职。 主要业绩 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在采用中西医两法治疗常见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对胃癌、肠癌、肝癌、肺癌、乳癌、鼻咽癌等探索出一套疗效较好的抗转移防复发的治疗方案及中成药制剂。先后参加主持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中医肿瘤攻关课题及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研制出减轻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健脾益肾冲剂、防复发防转移的扶正防癌口服液、减毒增效的养胃抗瘤冲剂以及抗癌Ⅰ号、抗癌Ⅱ号、益髓胶囊、软肝煎等。先后获得研究院级、部级、国家级科研成果奖9项,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生2名。 主要著作 主编《常见肿瘤诊治指南》、合编《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有效病历选》、《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等。撰写了健脾益肾冲剂治疗晚期胃癌扶正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扶正防癌口服液合并化疗治疗中晚期胃肠癌临床及实验研究、养胃抗瘤冲剂治疗晚期带瘤胃癌疗效观察等40余篇论文。
预约挂号
林洪生
林洪生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
擅长: 林洪生,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 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肿瘤)主任。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有较宽知识面,思路活跃,近三十年来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在肺癌,乳腺癌,淋巴瘤,脑瘤,肾癌等病的治疗上,特别是在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程设计上和康复疗养方面有较好的经验和疗效。能充分总结前辈经验,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立方 “葶苈消水合剂”治疗恶性胸腹水,以“当归补血汤”为主方立方“生血冲剂”治疗放化疗血象下降,应用于临床且获得患者好评。负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工作和研究生的指导工作,由于长期从事实验和临床两方面工作和一直在国家科研题中承担主要工作,因此在中医肿瘤科研工作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在全国率先提出中药抗转移研究,并确立实验室的主攻方向为中药抗转移,主要手段为细胞学研究。作为副组长是国家85攻关课题的主要设计者和完成者(该题获院级、部级奖)并负责组织和总结国家85攻关中医肿瘤组课题,承担国家95攻关课题和新药基金课题,作为主要工作者完成了十余项国家级课题和部局级课题。作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十余年来一直承担研究生的带教工作,为他们提供了研究思路、方向。 
预约挂号
花宝金
花宝金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
擅长: 花宝金,男,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 博士后 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中医肿瘤临床科研工作20余年,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卫生部优秀共产党员。国家中医肿瘤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肿瘤重点学科带头人。 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肿瘤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医药治疗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中医药防治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经方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研究。 目前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整合素αⅤβ3靶向性人参皂甙Rg3纳米微粒抑制肺癌血管新生及增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30973839) 2.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肺瘤平固体制剂的中药新药研发”(2010ZX09102-216) 已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主编著作10部,参编著作5部。目前已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生2名,硕士研究生8名,在读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4名。
预约挂号
上一页1910111213141517下一页
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协议
一、总则

1.1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权和运营权归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1.2 用户在注册之前,应当仔细阅读本协议,并同意遵守本协议后方可成为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则用户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间自动形成协议关系,用户应当受本协议的约束。用户在使用特殊的服务或产品时,应当同意接受相关协议后方能使用。

1.3 本协议则可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随时更新,用户应当及时关注并同意本站不承担通知义务。本站的通知、公告、声明或其它类似内容是本协议的一部分。

二、服务内容

2.1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内容由本站根据实际情况提供。

2.2 本站仅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除此之外与相关网络服务有关的设备(如个人电脑、手机、及其他与接入互联网或移动网有关的装置)及所需的费用(如为接入互联网而支付的电话费及上网费、为使用移动网而支付的手机费)均应由用户自行负担。

三、用户帐号

3.1经本站注册系统完成注册程序并通过身份认证的用户即成为正式用户,可以获得本站规定用户所应享有的一切权限;未经认证仅享有本站规定的部分会员权限。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权对会员的权限设计进行变更。

3.2 用户只能按照注册要求使用真实姓名,及身份证号注册。用户有义务保证密码和帐号的安全,用户利用该密码和帐号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由用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用户发现帐号遭到未授权的使用或发生其他任何安全问题,应立即修改帐号密码并妥善保管,如有必要,请通知本站。因黑客行为或用户的保管疏忽导致帐号非法使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四、使用规则

4.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有关计算机互联网规定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法规、实施办法。

4.2 用户对其自行发表、上传或传送的内容负全部责任,所有用户不得在本站任何页面发布、转载、传送含有下列内容之一的信息,否则本站有权自行处理并不通知用户:

(1)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泄漏国家机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

(10)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11)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4.3用户承诺对其发表或者上传于本站的所有信息(即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电影、表演和录音录像制品和电脑程序等)均享有完整的知识产权,或者已经得到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授权;如用户违反本条规定造成本站被第三人索赔的,用户应全额补偿本站一切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各种赔偿费、诉讼代理费及为此支出的其它合理费用);

4.4 当第三方认为用户发表或者上传于本站的信息侵犯其权利,并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或者相关法律规定向本站发送权利通知书时,用户同意本站可以自行判断决定删除涉嫌侵权信息,除非用户提交书面证据材料排除侵权的可能性,本站将不会自动恢复上述删除的信息;

(1)不得为任何非法目的而使用网络服务系统;

(2)遵守所有与网络服务有关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

(3)不得利用本站进行任何可能对互联网的正常运转造成不利影响的行为;

(4)不得利用本站进行任何不利于本站的行为。

4.5如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时违反上述任何规定,本站有权要求用户改正或直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用户张贴的内容、暂停或终止用户使用网络服务的权利)以减轻用户不当行为而造成的影响。

五、隐私保护

5.1本站不对外公开或向第三方提供单个用户的注册资料及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时存储在本站的非公开内容,但下列情况除外:

(1)事先获得用户的明确授权;

(2)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3)按照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

(4)为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5.2本站可能会与第三方合作向用户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在此情况下,如该第三方同意承担与本站同等的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则本站有权将用户的注册资料等提供给该第三方。

5.3 在不透露单个用户隐私资料的前提下,本站有权对整个用户数据库进行分析并对用户数据库进行商业上的利用。

六、版权声明

6.1本站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归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或与作者共同享有,未经本站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6.2 本站特有的标识、版面设计、编排方式等版权均属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未经本站许可,不得任意复制或转载。

6.3 使用本站的任何内容均应注明“来源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署上作者姓名,按法律规定需要支付稿酬的,应当通知本站及作者及支付稿酬,并独立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6.4由于本站付有作者相应稿酬,凡在后台生成的有效文章不可删除,版权归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6.5 本站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6.6 恶意转载本站内容的,本站保留将其诉诸法律的权利。

七、责任声明

7.1用户明确同意其使用本站网络服务所存在的风险及一切后果将完全由用户本人承担,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7.2 本站无法保证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网络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

7.3 本站不保证为方便用户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等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站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7.4 对于因不可抗力或本站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网络服务中断或其它缺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将尽力减少因此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7.5 对于站向用户提供的下列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缺陷本身及其引发的任何损失,本站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1)本站向用户免费提供的各项网络服务;

(2)本站向用户赠送的任何产品或者服务。

7.6本站有权于任何时间暂时或永久修改或终止本服务(或其任何部分),而无论其通知与否,本站对用户和任何第三人均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八、附则

8.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8.2 如本协议中的任何条款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协议的其余条款仍应有效并且有约束力。

8.3 本协议解释权及修订权归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